國內大件運輸公路收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
大件運輸突顯出公路運輸制度滯后、管理混亂、收費高昂、通行困難等等交通問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等都對大件運輸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反作用,這也極大地制約了貨物運輸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了科學、合理地促進我國大件運輸 長效發展機制,對大件運輸目前收費存在問題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1)收費標準過高:
我國的公路收費與國外相比,普遍偏高,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的高速公路通行費比西方國家要高很多,如果再與我國的貨幣購買力聯系起來,那就顯得更加昂貴。普通貨車的費用率為 0.12-0.21 美元每公里,高收費的通行費與低承受能力的民眾來說,這樣的收費標準在全世界范圍看是最高的國家和地區之一。相對于普通貨運的高收費標準而言,大件運輸的公路過路費(當然還不包括其他的項目費用)就更是天價了,除了要按正常的收費標準繳納外,還要按其超載部分加倍罰款,輕則數倍,重則十幾倍。
由于我國沒有相應的大件運輸收費規范,雖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有關項目的審批程序,但是在通行費的計算標準中沒有大件運輸的規章制度,也就只能按照超限運輸標準進行核算,最終走的卻是罰款標準,在公路通行費的計算中,按照超限質量的不同倍率收費,大件運輸的“超重”在此時就充分發揮了其優勢。大多的大件運輸都會超出規定的 100%,如果實行超出部分加倍征收的話,費用疊加的結果就是最終可能使公路收費比大件物品的制造成本還要高昂。(2)收費行為不規范 :
大件運輸行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運輸車輛自身不合規,加上我國對大件運輸 進行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導致整個行業幾乎都處于違規營運的尷尬狀態之下 。交通部門施行的《大件運輸管理辦法》中規定,大件運輸需要進行審批, 對于四類大型運輸還需要逐級審批 。然而國家在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時并沒有明確規定相關的辦證費用以及時間,這就造成了辦理周期長而且費用高的亂象,極其不規范。
大件運輸因為其通行速度以及載重等原因可能會對道路造成一定的損壞且不可逆轉,因此在通行前進行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及相應的資金補償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定對承載能力不足的橋梁進行驗算,以及加固等措施。各省的規定也明確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對大件運輸要做好勘測路線、運行方案論證、沿途橋梁加固、通行監護及公路損壞修復措施,其費用由承運人承擔。然而,并沒有定額以及項目的標準,無法體現其收費的規范性。(3)收費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
在經濟高速發展下,我國政府在法律制度建設上卻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貨物運輸到目前為止也尚未形成一套規范性、專業性的道路收費法規和政策,各地政府因其發展情況不一,收費管理的法規制度建設上也是參差不齊 。簡而言之;這是法律制度的建設落后于運輸業發展的速度所造車。
(4)辦理審批手續周期過長:
大件運輸辦證難,難在周期長,手續繁雜上。 雖然交通部和各省都有相應的規定來規范辦證問題,但是現實中卻是“行路難,難于上青天”。交通部門往往會在辦證中規定各種苛刻的限制,辦證費用更是高昂。全國一證通行的條例已頒布了三年多,但是至今卻還無法實現這一困難重重的政策。而在申請辦證過程中更是需要花費不少時日,不同省市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跨省通行辦證,必須征求各省的意見,而有些省份又要征求大件運輸所經各市、各路段的意見,這樣征求意見下來就得花費上一個月的時間 。
(5)繞行非收費公路造成公路資產破壞: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的收費公路執行計重收費政策,大件運輸在超載超限方面非常嚴重,計重收費中的費用補償是大件運輸的高成本原因之一,大件運輸在進行線路選擇時,不得不考慮這方面的因素,而根據我國的收費公路設計原則,一般相對應的會有非收費公路與收費公路平行建立。高額的過路費使得大件運輸在利益驅動下,千方百計避開收費站,繞道而運行在一些非收費公路上面。而我國的非收費公路,一般情況下都是等級較低,技術含量少的縣鄉道路,根本承受不了大件運輸的重壓和行駛所帶來的傷害。
1年前